close

 經過了一段時間,新聞播過了,卻沒有人繼續追蹤,也許是因為事情已經告了一個段落。
但是…問題還是存在啊!我覺得。
剛剛上去查成語,搞笑咧!美人魚還是成語啊!電影名稱有些也是成語啊!
到底有沒有要改回來?= =?
雖然,七年之癮感覺也很像成語,但我也不覺得他是成語。囧。
有誰能跟我講清楚,說明白現在是什麼情況嗎?
之前有網友開玩笑說前教育部長杜正勝也可以是成語,
難道因為這樣的宣傳,我們真的可以把他當成成語來用嗎?
讓我很焦慮。以後怎麼教下一代?來這一句「杜正勝」是成語!典故由來是因為……。
感覺很鳥!就像跟別人說「美人魚」是成語的道理一樣。


美人魚…


新聞就這樣吵一吵,但不管怎樣,結果是不改回來囉!囧。
如果沒有要把這些成語改回來,那麼我覺得杜正勝也應該要入成語典吧?
如果就『飛越杜鵑窩』會成為成語的定義來看。
杜正勝的行為也應當夠格加入成語典吧?為什麼不加入?
這麼為國為民,為了教育國家未來主人翁,甚至不惜一切讓大家反彈,讓「三隻小豬」變成一個成語。
他怎麼沒資格入成語典?「美人魚」都能入成語典了,為什麼杜正勝不能?
真的很蝦,但卻沒人改回來。囧~~~
假設,真的可以約定俗成,那麼電影既然可以當成語,A片怎麼不能當成語?A片比某些電影更流行於次文化裡,更讓人熟悉。因此,像是「草莓牛奶」、「尾行」等A片名都可以拿來當成語了吧?
在教育部的成語典-參考語料-電影及小說類 裡羅列了幾個小說、電影來當成語。
但讓我不平的是,雖然說是列舉有名的,可是卻沒有我喜歡的彼得潘(小飛俠)、一千零一夜?
一千零一夜我覺得比伊索寓言有名說。阿拉丁、四十大盜等等…
搞什麼?分明就是居心叵測嘛!歧視其他小說嗎?還是只有伊索寓言及教育部認為有價值的才能入成語典?標準在哪裡?怎麼可以隨便說入就入。
另外,剛在找「殺雞取卵」的典故!原因是教育部指「殺雞取卵」是來自伊索寓言。
不過,我卻有印象,中國也有小故事是殺雞取卵的由來,反倒不是伊索寓言。
由於怕自己記錯,所以特地去找典故。
網路上…還蠻亂的。
有些是我印像中的中國故事,但很多文章來源卻寫伊索寓言,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故事。
從此證明,網路的資料一定要小心驗證其真實性!
(不過,遇到三隻小豬也是成語的狀況下,我覺得很難去分別哪些資料為真、哪些為假吧?)

還是沒有明確的來由,解釋殺雞取卵是否是伊索寓言來的。
但是倒是找到另一個很明顯看出杜正勝腦子裡在想什麼的一位智者。

小丹的私人書房


天啊!我終於知道殺雞取卵是來自「民明書房」XD
不鬧了,繼續找「殺雞取卵」的來源…。




救命啊!找到後來,主線分兩個,一個就是「伊索寓言」,
另一個則是愛吃雞蛋的農夫,為了吃蛋,殺了一隻雞。←這個是我印象中的。
其他一看就知道是亂掰,我就不講了。
但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典故啊?雖然我真的認為並不是因為伊索寓言的金雞,卻也沒證據支持。囧
台灣網頁一堆典故都是寫伊索寓言。(我想應該是前教育部長帶領下的功勞吧!大家都被他政治社會化了)
算了,我不想理教育部的成語典了。
很多感覺都不可靠,又有什麼理由拿來用?瞎爆了。
另外,找到一個比較有水準的內容。XD
應該是很久以前的評論。

【MY COMIC】外來典故不「成語」、本土語錄須「毒」到


總之,
杜正勝沒入成語典,讓我覺得不滿,以他罄竹難書的功績,我還能說什麼? 不入成語典就對他不夠意思。
第二、國民黨執政似乎也默許了這個現象,我也覺得不滿。
凹就算了,還亂凹,我還真想送張罄竹難書給他…= =+
註:成語典裡面談到罄竹難書原先不是負面的。針對這點,大家後來都習慣用負面用語。前總統突然講此句,大家當然會往負面想。前教育部長,愈描只會愈黑,還凹。凹不過再扯到別的地方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takun 的頭像
    Otakun

    誰都有不一致的言行

    Otak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