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上為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宣導短片系列
這個社會太忙、太趕,而且大家都有彼此的事情要做,
包含了我們的責任、我們的義務和我們的理想。
卻帶來更多的失敗、挫折感,每個人有他自己的情緒低落。
爸爸的挫折、媽媽的、兄弟姊妹的、親威朋友的…,
挑戰排山倒海、源源不絕,挫折如影隨形、糾纏不清,有誰,願意持續聆聽?
深入瞭解個體?
有些人很幸福,再怎樣還有人願意去懂;有些人則沒辦法,讓大家聽見關在內心的苦悶。
不能說的、說不出口的哽咽、苦衷,有誰懂?
在外人看來,僅不過是無關緊要的「表情」。
曾經有段日子,我低潮困惑徬徨無助,滿腦子思考怎麼死,不會造成別人負擔的念頭。
竟只換來別人幾句玩笑話,其中一句,時間再久也忘不了,她們說:「你又再裝憂鬱了。」
甚至,一群人在聊天時,偶然某位當老師經過,有朋友還戲謔地向老師提及關於我想自殺這件事。
當正經的事,被人用玩笑話表現時,除了幽默,剩下最多,就是嘲弄。
錯愕!當下四兩撥千金,裝傻帶過,我想,我真的成功了,對於平日給人快樂的假象。
自此,我不願再跟這類人多說。(那位,還是大學時期還滿不錯的朋友。)
其他人只是靜靜看著我出糗,讓人忘不了的感受。
這件事之後,當我發現一個人情緒失落、低潮,
不管是否已經嚴重到想自殺,都覺得應予以關懷和聆聽。
我絕對不當那些人 - 只從表象去判斷他人、只從傳聞去瞭解個體。
雖然,難免會受到事件、謠言影響而動搖,但我真的努力去做到這些要求。
積極地關懷,是很重要滴,即使是你身邊不重要的朋友。
有時候,他人的冷漠、不友善,只是因為內心有太多陰影罩著,導致你沒發現他的熱火。
每個人都需要傾聽跟關懷。
在這個紛擾庸碌的社會,每個人都需要溫暖。